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外壳来限制可燃性气体或蒸气进入,使外壳内部聚积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浓度达到下限值的时间比外部环境中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可能存在的时间要长。采用密封性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外壳使可燃性粉尘不能或难于进入外壳内,而与引燃源隔离,达到防爆的目的。
对于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的电气设备,可以采取一些附加措施来提高设备的性,如采用高质量绝缘材料、降低温升、增大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提高导线连接质量等等,从而大大减少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使之可以用于危险场所。
带电零部件之间及带电零件与接地零件之间或带电零件与不带电零件之间都应保持一定的电气间隙。如果电气间隙过小就容易发生击穿放电现象,所以增大电气间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增安型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处在空气潮湿,粉尘散落的环境中工作,这种环境会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绝缘表面易发生碳化,导致短路击穿现象发生。
为提高增安型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就需要增大其爬电距离。增安型电气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均应高于一般电气设备,其标准见表1-4规定的数值。
电机外壳的防护等级由字母IP加两个特征数字组成,个特征数字表示防固体,第二个特征数字表示防液体。例如IP44,个特征数字表示1mm实心电机,可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mm的电线或直棒接触或靠近外壳中的带电或旋转部件,第二个特征编号表示溅水。电机可以承受任何方向的水溅而不产生不良影响。
与IP23一样,个特征数字表示对电机中大于12mm的固体的防护可以防止手指或长度不超过80mm的类似物体接触或靠近外壳内的带电或旋转部件,并能避免固体异物。